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概况>>学院简介
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

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简介

 

学院概况:历史底蕴深厚,注重传承与创新发展

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76年创办的肇庆师专物理系和肇庆教育学院物理科组,历经西江大学物理系,肇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(2000年)、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(2007年)等重要发展阶段,2017年7月正式更名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。

学院传承近50年理工科教育积淀,紧密对接国家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产业发展战略,以地方产业与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,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应用型人才,是肇庆学院重点建设的理工科学院。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党建工作成效显著,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不断提升,2023年获评“全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”培育创建单位。现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系、电气工程系、物理学系3个教学系,开设7个本科专业,并拥有学校首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——电子信息专业(2023年开始招生),学校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冲刺学科——电子信息。

 

师资队伍:结构布局合理,整体素质优良

坚持人才资源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。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通过学校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和专业带头人为核心,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,规模不断扩大、结构不断优化、爱岗敬业、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。学院共有教职工72人,其中教授(正高工程师)8人、副教授(副研究员)28人、高级实验师(高级工程师)5人。博士40人,硕士27人,硕士生导师22人。同时,聘请多位知名企业专家担任兼职客座教授,促进产教融合。

 

实验与科研平台:实验设备设施完善,有力支撑教学与科研

学院拥有20多个专业实验室,面积超6000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5200余万元。涵盖电工及自动控制技术实验室、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、计算机控制实验室、虚拟仿真实验室、物联网实验室、电子工艺实验室、电子材料及器件测试实验室、近代物理实验室、光学/电磁学/热力学实验室等。

拥有5个省级平台(如广东省光电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全息电化铝烫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)和 4个市级平台(如高端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、智能产业研究中心等)。电子信息产业学院获批“广东省示范性产业学院”,与风华高科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。

 

学科专业: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,学科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

学院开设7个本科专业,涵盖电子信息、电气工程及物理师范教育方向,其中电子信息为学校首批硕士点,“攀峰学科”(重点学科),博士学位授权点冲刺学科;电气工程是学校重点培育学科;电子科学与技术是广东省“冲补强”提升计划重点学科、市级重点学科;

目前,学院共有在校研究生、本科生1600多人,生源主要来自广东、河南、山西、四川等省(市、区)。2025年计划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通信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、电子科学与技术(创新班)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(国际班2+2)、物理学(师范)等7个专业招生,招生总数为610人。

 

学生培养与竞赛成果:坚持人才培养为中心,学科专业比赛成绩斐然

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,设有“华希国际教育”等奖教奖学金,每年还投入专项经费支持各项学科专业竞赛,建设创新实践活动空间,配备高水平教师指导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,并坚持实施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。近五年标志性竞赛获奖:

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:全国二等奖4项;广东省一等奖12项、二等奖10项、三等奖39项。

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(2024):省赛三等奖3项(首次参赛)。

广东省工科大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竞赛: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4项。

华南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:省级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
广东省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: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5项。

“挑战杯”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
 

就业与深造:就业前景广阔,升学深造途径畅顺

迄今已培养6000余名本科毕业生,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向好,广泛就职于电子信息、通信、电力、智能制造、教育等领域,深受华为、风华高科、电网企业、知名中学等单位好评。

考研升学率稳步提升,众多毕业生考入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硕士。2025届被录取学生较2024届翻了一倍,共61人被厦门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等录取,其中4人被本校电子信息专业录取。(2025年6月更新)

 

联系我们

咨询电话:(0758) 2752025、2716971

学院官网:http://eee.zqu.edu.cn

电子邮箱: dzxy@zqu.edu.cn  (招生就业咨询)

联系人:杜老师、刘老师

Copyright© 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